每个人都盼望着自己身体健康,长命百岁。但是真正能够岁至期颐的老人却如凤毛麟角,并不多见。而在浙江的一次人口普查中,一位叫做毕女的百岁老人,通过报道逐渐被人熟知,据了解,她是至今浙江省内最高寿的老人。
老人一生孕育了五个孩子,在她58岁那年丈夫就先她而去,此后老人就一直独自生活,独自将几个孩子抚养长大,目前老人伴着三儿子居住,113年下来,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,有网友甚至调侃说,毕女之所以长寿,是因为远离男人……
百岁老人的清贫岁月
1907年,清光绪三十三年,在浙江省一个据海岸线仅仅只有8公里的老厂基村里,有一户姓毕的人家,诞生了一位女娃,她的家庭十分清贫,父母都是村子里普普通通的农民。
在女孩14岁那年,母亲便与世长辞了,很快,父亲就找来一位后妈。在当时那个年代,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,后妈进了家门后,家里已为她找好了婆家,丈夫比她大十岁,家境同样贫寒。
展开剩余86%嫁到夫家后,女孩迟迟没有怀孕,为此,她与婆婆之间发生不少嫌隙,日子过得并不十分顺畅。直到34岁那年,她才有了妊娠迹象。
但是,她并不可能像千金小姐那样享受“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”的尊贵生活,即便挺着大肚子,也要下地干十分粗重的农活,有时还要跑去矿场搬运硕大的石头来贴补家用。
艰难的岁月养成了毕女刚毅坚强的性格,虽然日子清苦,但毕女依旧对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,紧接着,毕女又陆陆续续为夫家孕育出四位孩子,其中小儿子出世时,毕女已到知天命之年。
原本盼望着一家人其乐融融,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,就在毕女58岁那年,时年68岁的丈夫竟比她先走一步,留下她与五个孩子相依为命。
丈夫走后,毕女一直保持寡居生活,再也没有嫁人,将心思全部放在培养孩子身上。彼时,她最小的孩子还是个年仅八岁的黄口小儿。
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,她只有咬紧牙关,拼命的劳作,赚取足够多的钱维持她和五个孩子的生计。这种艰苦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大儿子有了工作,情况才有所好转。
上至期颐依旧精神矍铄
沧海桑田,岁月变迁,一晃半个世纪就在每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匆匆而过,如今的毕女已是一位113岁的老寿星。
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,时间的打磨,但她却依旧精神矍铄,容光焕发,她居住的小院没有围墙,门前还铺着一块布垫,天气好的日子,老人总喜欢坐在这里晒太阳。
老人一生勤劳,乃至百岁后还经常亲自洗衣做饭,打扫卫生,可就在前不久不慎摔了一跤,让她手脚已经不太灵便,只能拄着拐棍,脚步蹒跚地拿着小扫把慢慢地将小院前的水泥地上的灰尘打扫干净。
日子就这样被老人悠闲地打发着,让老人欣慰的是,她的几位晚辈们,对她都十分尊敬,时常会来照顾她的饮食起居。
事实上,老人很爱干净,在她那间15平米的小居室内,几副必备的木制家具,几套简易的家用电器,整整齐齐,干干净净地摆放着,整个空间看上去格外让人感到清爽。老人经常自己洗衣,无需他人帮助,仿佛只有她自己才能洗干净似的。
老人原来是最喜欢热闹的人,经常喜欢与人聊天,有时候还会央求家人带她去看戏,直到105岁的时候,才清静下来。
她的小儿媳杨彩菊是个最知冷知热的人,经常与另外几个儿媳轮流做饭给婆婆吃,婆婆从来不会挑食,儿媳们做什么,她就吃什么,或许这也是老人得以长寿的原因之一吧!
但是,多年的相知相伴已让小儿媳已经将婆婆的习性爱好了如指掌,她经常会给婆婆做最爱吃的鱼、面食还有豆腐渣,每次吃完后,老人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。
由于濒临海边,所以这里的各种鱼类既便宜,又新鲜,几个儿媳经常轮流做各种样式的鱼送给婆婆吃,而且从来不会计较价钱。
家有一老,有如一宝。杨彩菊的父亲也是一位已有九十高龄的老人,所以她很清楚这个道理。
除了鱼类外,婆婆最爱吃的就是台州特产的蜜橘,一连可以吃下好几个,但是担心冷担心会对婆婆肠胃造成影响,所以都劝她每天少吃几个,有次因为说得太絮叨,为此婆婆还与儿媳们闹了回情绪。
如今老人的身体依然很好,除了腿脚有些乏力,精神状态相当不错,尤其是眼神特别的好,经常会自己缝补衣服,而且动作还相当麻溜。
113岁,竟然还有这么好的精神状态,简直让人难以置信,于是,百岁老人的事情经媒体曝光后,却引来了许多质疑。
百岁老人遭受质疑
人们将质疑百岁毕女的焦点聚集在两个方面,首先是老人知天命之年产子,这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相信,一般女子过了四十就已到了绝经状态了。
根据这条逻辑进行推理,人们很快想到了老人在年龄上是否存在纰漏,这自然不是老人有意隐瞒,而是那个动乱的年代,压根儿就没有人去对人口进行细致统计,老人自己也有可能对自己的年龄混淆不清,这也是历年来长寿老人得不到认可的原因之一。
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文化上的了,许多地区对于长寿老人都有过予以奖赏的规定,因此许多人为了获得殊荣虚报年龄也不足为奇,比如在广西巴马,对长寿老人就相当地尊重,与之相应地还会实施奖励。
但是据专家考证,就是这样的一个长寿县,却出现了骨龄与实际年龄严重不符的现象。最著名的就属乾隆爷的“千叟宴”了,因此,在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中,有时候会导致人们对虚龄深信不疑。
科学支撑下的最大年龄
其实,早有科学家对动物的最大年龄做过细致研究,任何物种的生命都是其生长期的5至7倍,按照这样一条规律,人的最大寿命应该是126岁,因为人在18岁左右的时候,身体就停止发育了!
后来,又有科学家从人体基因中探究到了端粒的存在,这种物质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关键所在,而每次细胞发生分裂,端粒便会减少一部分,人的一生至少会发生50次分裂,由此,根据这个结论,科学界一致认为,人的寿命极限是120岁。
人到底如何能够长寿?
已经有多方数据表明,人能长寿的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科学的进步,通过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公布的数据来看,这一点会十分清楚明朗的。
解放前,由于医疗条件和战争的影响,我国的平均寿命还不到30岁,但从2019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,我们国家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8岁,平均寿命最高的是北京、上海地区,平均寿命达到82岁。
为什么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平均寿命会如此之高呢?又有数据表明,这得益于这些城市医疗条件的先进。
就北京而言,整个城市拥有78家三甲医院,11万张床位,10万名执业医生,而上海拥有66家三甲医院,6万5千名执业医生,以及12万张病床数,这一数据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,这也是这两个城市平均寿命领先全国的原因。
当然,这个数据也并不能说明先进的医疗条件就一定能促使人的长寿,反观毕女,她从小吃过很多苦,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劳动负担。
但晚年后,但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开朗的心境,她从不挑食,而且热爱劳动,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,更爱干净,将自己的生活处理地十分合理,居住的环境井井有条,没有污染。
更为重要的是,子孙孝顺,一家其乐融融,给了老人极大的精神寄托,使她每天都能笑口常开。也许,这一切都是促使毕女长寿的秘诀吧。
不管老人的年纪虚实与否,她热爱劳动,乐观开朗的性格的确值得我们尊敬和弘扬,愿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,继续健健康康,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!
发布于:天津市